欢迎访问渭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!    今天是2019年 04月18日  16:54:53  星期四 网站首页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渭南大事记>近现代
1960年-1969年
发布时间:2019-08-27 10:27:36    新闻来源:本站   浏览次数:326


1960年
2月20日,交口抽渭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动工兴建。
3月,根据国家规定,将原来16两为1斤的市秤改为10两为1斤的新市秤。
4月,渭南变电站建成投运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韩城县城郊公社苏村民兵营杜有才“模范民兵干部”称号。
5月,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蒲城县尧山中学王杰、蒲城师范冯忠财“全国先进民兵”称号。
7月1日,国营大荔棉纺厂(陕棉十三厂)建成投产。
秋,出席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的节约粮食会议的全国27个省市的党政领导赴大荔参观。
12月,辖区开展内部肃反。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开始筹建。
年中,为应对因连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商品粮供应困难,根据上级规定,全区下放部分城镇人口、职工去农村,参加农业生产。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授予大荔县第一中学教师王福和、蒲城县第二中学(今白水中学)教师李永欣、渭南县华州公社(今华县)辛庄幼儿园主任李忠胜、蒲城县澄城公社(今澄城县)交道管理区南社农民业余学校教师张忙来、渭南师范教师陈云、大荔县城关公社观音渡农民业余学校教师董存弟、韩城县城郊公社学巷小学教师薛遇春“全国先进生产者”称号。国务院授予富平白庙农民樊六一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1961年
8月,国务院批准,重新设立渭南专员公署。大县撤销,恢复原县建制。渭南专署辖渭南、临潼、蓝田、华县、华阴、潼关、大荔、合阳、韩城、白水、蒲城、澄城、富平、耀县14县及铜川市。中共渭南地委成立。
9月,大荔县碗碗腔剧团、富平县阿宫腔剧团赴京汇报演出,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赞赏。
10月3日,中共渭南地委召开县(市)委第一书记会议,贯彻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方针,纠正大跃进中“左”的错误。中共渭南地委对在“反右派”和“反右倾”运动中受批判、处分的干部进行甄别工作。
1962年
3月,三门峡库区原迁移到宁夏的3.2万人,返回库区。
春,各县实行人民公社、生产大队、生产队三级所有,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制度。
8月,辖区精兵简政。
1963年
3月5日,辖区各级团组织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。
6月,辖区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,清政治、清经济、清组织、清思想。
1964年
6月30日,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。经普查,辖区共有2942902人。
8月12日至9月24日,中共蒲城县委召开第五届第四次全委扩大会议,突出解决“民主革命不彻底的根子”问题,夸大内部矛盾,无限上纲,对原县委副书记荆克斌、县委常委许尚志(县长)、赵庶钦(副县长)进行批判斗争,错误地制造了所谓“许、荆、赵地方主义反党集团”,受株连者百余人。后平反。
12月,辖区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,各县相继组织各级干部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。各县开始组建公社、大队贫下中农协会。
1965年
10月,陕西省在澄城县召开旱原地区农业基本建设现场会。澄城县被树为西北农业战线40面红旗之一。粮食丰收,辖区全年产量达1122807吨。
1966年
1月,渭南纺织机械厂建成投产。
5月始,各地召开动员大会,开展“文化大革命”。
6月,铜川市由渭南划出,改由省辖。
8月,专区成立“文化大革命筹备委员会”,渭师学生冲击地委。各地召开为期四十天左右的中小学教师集训会,大批教师受到残酷斗争或处分。
各地掀起“破四旧,立四新”浪潮,许多文物古迹遭受破坏。仅大荔县焚毁古字画二十六万多件,宝石、首饰近万件。
各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农村普遍成立各种名称的“战斗队”、“文化大革命临时委员会”等群众组织,批判所谓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”,不断冲击各级党政领导机关。
中、小学校停课“闹革命”,“红卫兵”开始赴延安、北京、上海、井冈山等地进行“革命串联”。
10月,陇海铁路复线通车。
11月14日,华山中学红卫兵数百人上华山,将道士全部赶下山,迫其返回原籍。此后,华山一度无人管理,多数庙宇文物遭受破坏。
1967年
各县大量印刷毛泽东著作、制作毛泽东像章,到处塑毛泽东像,修“语录塔”、“请示台”。
1月23日,专区及各县驻军奉命介入当地“文化大革命”,实行“三支两军”(支左、支工、支农,军管、军训)。专、县党政机关被群众组织夺权,党政机构陷于瘫痪。
2月,城乡、机关、厂矿掀起全面夺权。
3月,白水林皋水库动工修建。
各县武装部和当地驻军成立“抓革命、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”,负责领导各县工作。
1968年
3月,蒲城县贾曲公社初中辍学青年权佳果,赴京上书中共中央,指出“文化革命”是一场错误的运动,建议党中央把主要工作转变到组织生产生活上来。他的5万言文稿被“中央文革接待站”收去后,立即被捕,押回蒲城,以“反革命罪”判刑15年。后平反。
各县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,领导全县工作。
5月,全区发生多起武斗事件。
7月,群众组织贯彻中央“七三”、“七二四”布告精神,收缴枪支弹药。
9月2日,为庆祝华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,岳庙剧院进行文艺演出,晚8时剧院起火,死亡134人,伤75人。3日,渭南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。
10月,辖区开展“清理阶级队伍”和整党建党工作。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。
11月,中共渭南专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。西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——秦岭发电厂在华阴筹建。
1969年
5月1日,渭南上涨渡渭河大桥建成通车。大桥全长1490米。
23日,富平7个公社遭受雹灾,6667公顷小麦颗粒无收,3000公顷棉花被毁,打死儿童4人。
9月,各县城区普遍深挖防空洞。
辖区农村公办小学全部下放,由生产大队主管,教师回村任教,工资制改为工分制。缩短学制,中学6年制改为4年制,小学6年制改为5年制。渭南专区改为渭南地区。


 
 
友情链接
主办单位:渭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   www.wnsdfzbgs.cn   版权所有
地址:陕西省渭南市市民综合服务中心西配楼五楼525室    联系电话:0913-2930505   传真:0913-2930505
邮箱:sxwndfz@163.com   备案号:陕ICP备2024046362号

手机版官网